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小湾拱坝工程的温度观测资料,运用仿真计算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拱坝封拱后温度回升这一问题.小湾观测资料表明,坝体内距上、下游位置相近处,温度沿高程分布基本相同.封拱后坝体中心断面总体温升约6~8℃.研究表明,特高拱坝后期温度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边界热量内传和坝体混凝土的残余水化发热,其中后期水化发热是主要原因,会使坝体内部温度高于稳定温度.后期水化发热的原因是早龄期低温温控抑制了胶凝材料早期水化和高掺粉煤灰的后期水化发热.封拱后的温度上升和回落会在坝体内部留下残余应力,且会增大拱座推力,给大坝和基础带来不利荷载增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特高拱坝封拱后温度回升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推荐文章
特高拱坝封拱后温度回升及影响研究
特高拱坝
温度回升
绝热温升
温度荷载
工作性态
小湾拱坝最优封拱温度场初探
拱坝
封拱温度场
优化
基于多拱梁分载法的高拱坝应力分析
高拱坝
多拱梁分载法
封拱高程
施工期应力
变维分形在天堂山拱坝封拱后温度回升预测中的应用
变维分形
监测
封拱温度回升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高拱坝封拱后温度回升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特高拱坝 温度回升 水化热 仿真分析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建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431
字数 3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国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153 2255 27.0 37.0
2 商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13 18 3.0 4.0
3 陈培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3 2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高拱坝
温度回升
水化热
仿真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
月刊
0559-9342
11-1845/TV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号
2-428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74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