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从青海省久治县高原鼠兔体内发现的囊尾蚴新种进行了虫种的初步鉴定.利用捕鼠器在青海省久治县捕捉草原上的高原鼠兔,并现场进行解剖,对腹腔或胸腔内发现的囊尾蚴用400 mL/L的绵羊胆汁溶液处理,使其头节完全暴露出来,然后用100 mL/L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头节的形态学进行显微观察.选取其中一条囊尾蚴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分别利用Neighbor-Joining和Maximum Likelihood方法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剖解显示,高原鼠兔对该种囊尾蚴的感染率为6.0% (3/50),3只鼠兔囊尾蚴的感染强度分别为4、13和28条;染色后观察发现,该囊尾蚴头节有两圈钩和4个吸盘.遗传进化研究分析表明,该种囊尾蚴具有独立的虫种分类地位,与豆状带绦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综合形态学、中间宿主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初步确定从青海省高原鼠兔体内发现的囊尾蚴为带属绦虫的一新种的幼虫,并建议将其命名为才氏囊尾蚴.
推荐文章
高原鼠兔贮草行为初探
高原鼠兔
贮草行为
干草堆
牧草
青海省猪囊尾蚴病血清学调查
猪囊尾蚴病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血清学调查
青海省医学革螨聚类分析和研究
聚类分析
医学革螨
青海省
青海省藏羊片形吸虫观察及鉴定
片形属吸虫
形态学方法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省高原鼠兔体内囊尾蚴分类学地位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才氏囊尾蚴 高原鼠兔 苏木精-伊红染色 形态学 cox1基因 系统发育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1-6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52.7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万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21 115 7.0 10.0
2 娄忠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5 4 2.0 2.0
3 闫鸿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1 43 4.0 6.0
4 李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4 7 2.0 2.0
5 范彦雷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 0 0.0 0.0
6 李建秋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2 2 1.0 1.0
7 刘聪暖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才氏囊尾蚴
高原鼠兔
苏木精-伊红染色
形态学
cox1基因
系统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