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形象地描述世界的构成 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左)和彼得·希格斯(右),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获奖的理由是,发现了“上帝粒子”,并证明了它的存在。“上帝粒子”又称希格斯粒子,是世界上存在的62个基本粒子之一。它能产生一种神奇能量场,使其他粒子保持一定的位置,从而形成各种物体的形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为“大发现者”喝彩
来源期刊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发现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粒子 物理学家 能量场 世界 上帝 物体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O4-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现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粒子
物理学家
能量场
世界
上帝
物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
月刊
1673-3983
43-1289/G4
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二段599号
42-193
出版文献量(篇)
649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