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PIVH)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西安高新医院分娩后收住新生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126例,根据床旁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脑室内出血组(72例)和无脑室内出血组(54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6例早产儿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为57.1%(72/126),其中重度PIVH发生率29.2%(21/72)。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PIV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81和9.78,均P<0.05)。与无PIVH组相比,PIVH组患儿在宫内窘迫(20例vs 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vs 7例)、血小板减少(12例vs 4例)、生后感染(23例vs 11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0、5.62、11.23、13.40,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w、窒息、机械通气、血小板减少、生后感染是发生PIVH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机械通气、宫内窘迫、血小板减少和生后感染等因素相关;加强产前监护、提高产科技术,综合防治可减少PIVH发生,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推荐文章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早产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影响因素
Apgar评分
顺娩
高频通气
成组匹配
机械通气对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影响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机械通气
早产儿1 122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的分析
婴儿,早产
脑出血,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颅脑B超 高危因素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4.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明 陕西省勉县医院儿科 8 19 3.0 4.0
2 孙丽 陕西省勉县医院儿科 9 17 2.0 4.0
3 周卫萍 10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产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颅脑B超
高危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