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危险因素不能有效地评估女性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性别因素影响了缺血性心脏病(IHD)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在女性IHD中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少见,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主要机制,评估内皮功能可能提高女性IHD诊断的准确性.女性IHD缺血症状显著而频发,常不典型,死亡率较高.相同的治疗策略可以使女性IHD获益,但其死亡率仍高于男性,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女性IHD最佳的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干细胞
移植
缺血性心脏病
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外科学
治疗性血管生成
促血管生成因子
基因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怡心可舒胶囊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怡心可舒胶囊
缺血性心脏病
疗效观察
缺血性心脏病早期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二维超声心动图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缺血性心脏病
室壁运动异常
二尖瓣血流频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女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微血管功能障碍 危险分层 女性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83.2014.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心脏病
微血管功能障碍
危险分层
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673-6583
31-1951/R
16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4-188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