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阈,中国国家形象标志的国际传播战略无论是"弃龙",还是"挺龙",唯有科学论证才能有说服力。"中国龙"是尚无定论的原型模糊的虚拟符号,充满浓厚封建主义的皇权色彩,而且已与英文"dragon"(恶魔)混为一谈。中华民族是"羊的传人"而非"龙的传人"。真正能够代表华夏礼仪(儀)之邦及其祥和特质的吉祥物不是表征帝王、皇权、面目狰狞和张牙舞爪的"龙",而是作为道德象征与面目和蔼可亲的"羊"——羊的正常面貌总是呈现微笑的形态,羊角象征着力量、至尊和美,代表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定位。因此,"羊图腾"是中国国家形象标志在国际传播战略中的最佳选择。
推荐文章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
国际新闻
新闻传播
国家形象
问题
研究
北京奥运会信息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博弈
北京奥运会
国家形象
传统文化
对外传播
视觉图像选择与国家形象传播探析
视觉图像
国家形象
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刍议中国国家形象的标识重构——基于国际传播的理论观点
来源期刊 文化与传播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国家形象标志 跨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战略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1 94 6.0 9.0
2 黄杨 1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国家形象标志
跨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战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与传播
双月刊
2095-459X
45-1383/G2
16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