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财产申报制度在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后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此制度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查明以及对被执行人的威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回顾现实,由于该制度确立的时间不长,相关配套制度以及理论基础相对缺乏,加上社会公众在主观意识上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实施的效果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出色,只能成为"纸面上的义务"。实践当中,如何高效地寻求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让被执行人自行申报,无疑是财产调查的最有效率的途径。但经统计分析,财产申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过分偏重于对被执行人的威慑惩罚,忽视了财产查明的价值功能,在要求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范围与形式上过于随意,也缺乏补充申报的告知义务,没能让执行财产申报的功能与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理论上,财产申报制度理应强制被执行人全面、如实地申报自身全部财产,通过当事人之间对财产申报内容的质证以及法院的调查核实,准确、迅速地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而对于虚假、拒绝申报的行为,应施以严惩措施。财产申报制度应当视为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查明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申报财产听证制度,拓宽发现财产申报不实的途径。实现被执行人主动申报与被动申报相结合、法定期限申报与及时补充申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进一步提升财产申报的实效。
推荐文章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之路还要走多远
财产申报
中国官员
私有财产保护
金融实名制
工作进度
实践经验
申报工作
执行不力
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执行困境及其消解
财产申报制度
执行
困境
对策
浅析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官员
财产申报
制度
浅谈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
公务员
财产申报
构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纸面上的义务:财产申报制度的回顾与展望——以执行财产申报的功能与价值为角度
来源期刊 法治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财产查明 执行财产申报 功能与价值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62
页数 17页 分类号 D922.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财产查明
执行财产申报
功能与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治论坛
季刊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49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