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藏位于南、北大陆之间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巨型山链东段,是著名特提斯域的组成部分[1],通过对前人资料系统整理,以班公湖—双湖—怒江对接带为一级构造单元分界,由北而南将西藏大地构造划分为三大构造单元:羌塘—三江造山系、班公湖—双湖—怒江对接带和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并进一步阐述了三大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推荐文章
板块汇聚边缘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玄武岩
大地构造环境
Th/Zr-Nb/Zr判别图
板块汇聚边缘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
陆块区
造山系
多岛弧盆系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展望
区域大地构造学
全球构造理论
研究展望
学科交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西藏区域大地构造分区及特点
来源期刊 云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分区 构造单元 西藏地区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2-4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44
字数 32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晓冬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26 86 5.0 8.0
2 张俊海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8 15 3.0 3.0
3 刘成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12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4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分区
构造单元
西藏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地质
季刊
1004-1885
53-1041/P
16开
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