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性状差异显著性测定、欧氏距离比较、粒型判别函数等方法,对亚公山遗址出土的200粒炭化稻米,经过复原为新鲜稻谷后,通过综合分析认为:亚公山古稻的综合性状特征已远离普通野稻和早期原始古栽培稻,更趋近栽培水稻中的粳亚种类型.其群体平均值的粒型判别为粳型,已倾向粳稻粒型方向演化.其在演化过程中,向大粒化方向演变.其属性皆趋向粳稻类型,而且粒大较重.这些特征与距今6000年前的城头山古稻和4000年前的后大堂古稻相似,而与现代岭南地区广泛种植的籼稻不同.
推荐文章
广东龙川坪岭头遗址出土古稻研究
广东
龙川
坪岭头遗址
古栽培稻
考古
湖南澧县大坪双堰东周水井出土古稻研究
湖南澧县
东周水井
古稻
形态特征
双峰乳突
亚种
湖南澧县八十()遗址古栽培稻的再研究
古栽培稻
考古
进化
野生稻
水稻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古稻研究
澧县
城头山遗址
古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高州亚公山“俚人”文化遗址出土古稻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广东高州 亚公山遗址 晋唐时期 俚人 古栽培稻 考古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09
字数 32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安强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143 648 12.0 18.0
2 冯孟钦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东高州
亚公山遗址
晋唐时期
俚人
古栽培稻
考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8462
45-1350/N
大16开
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48-9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6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6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