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国近代以来,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汇通或中西医结合多种知识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医外科学一直将皮肤病列为外科疾病的范畴,仅对皮损形态进行了分类,而未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中西医汇通著作使皮肤病学脱离了外科学的襁褓,主要按皮损形态特征对皮肤病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著作直接引进了西医病名和皮肤病分类方法,对中医传统病名和分类方法予以扬弃,在西医病名之下的各项论述,体现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皮肤病诊疗模式,开辟了以现代科学方法发扬中医皮肤病学的新途径,成为中国皮肤病学的一大特色.
推荐文章
警犬的真菌性皮肤病分析
真菌
皮肤病
致病性
超敏反应
微环境
药物致光敏性皮肤病
药物
光敏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18例临床分析
职业性皮肤病
皮肤病类型
临床表现
多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融合的皮肤病识别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
多模型融合
皮肤病识别
均方误差
最大相关熵准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近现代皮肤病分类方法的沿革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皮肤病 中医外科学 中西医汇通 中西医结合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封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6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14.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振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16 15 2.0 3.0
2 高凯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肤病
中医外科学
中西医汇通
中西医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