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SLE患者210例,根据是否伴发肾损害分为狼疮肾组(LN)和非狼疮肾组(NLN).评估每例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并同时检测空腹血尿酸、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尿酸对LN的预测价值.结果:LN组与NLN组患者相比血尿酸水平[(383.243±55.622)μmol/L vs(246.257±92.283) μmol/L]、SLEDAI[(11.970±5.275) vs (7.600±4.175)]升高(P<0.01),补体C3 [(491.62±245.30) mg/L vs(584.77±235.72) mg/L]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尿酸水平升高和补体C3是LN的危险因素.以血尿酸水平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是0.921(95% CI=0.870~0.972,P<0.01).结论:SLE合并肾损害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无肾损害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临床研究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尿酸
肾损害
免疫球蛋白
狼疮肾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影响因素及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炎
血尿酸
危险因素分析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脏损害
心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尿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损害的关系
来源期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 尿酸 肾损害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3.24+1
字数 21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蕾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 40 134 7.0 8.0
2 庞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 3 11 3.0 3.0
3 陈宪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 3 16 3.0 3.0
4 李晓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 3 16 3.0 3.0
5 王颖嫒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 4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斑狼疮,系统性
尿酸
肾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147
12-1259/R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3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