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发育期铅中毒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而目前螯合剂只能降低体内的铅含量,不能修复铅致智力下降,更无法用于亚临床铅中毒和血铅水平不很高的儿童铅中毒的治疗.而铅损伤早期智力发育的机理远未阐明,因此深入探讨铅中毒的神经毒理机制及中医病机,可为儿童铅中毒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已证实哺乳期重度铅中毒会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脑损伤可能是铅中毒致脑损害的原因之一.哺乳期重度铅中毒的中医辨证分型应该是肾精不足证.
推荐文章
妊娠期及哺乳期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妊娠
哺乳期
哺乳期母亲饮食管理对婴儿湿疹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皮炎,特异性
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
母乳喂养
膳食疗法
食物过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哺乳期重度铅中毒的神经毒理机制及中医辨证分型探析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哺乳期 铅中毒 神经毒理 中医辨证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3,112
页数 分类号 R59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93/j.cnki.51-1501/r.2014.04.0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美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97 812 17.0 25.0
2 董昌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103 490 13.0 18.0
3 周雪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54 241 10.0 14.0
4 阮迪云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 5 18 2.0 4.0
5 王建青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18 36 3.0 5.0
6 吴传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18 41 4.0 6.0
7 管仕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11 2 1.0 1.0
8 吴云龙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哺乳期
铅中毒
神经毒理
中医辨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