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玻璃/芳纶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圆管的轴向静态压缩和三点弯曲实验,分析了复合材料圆管的压缩及弯曲性能,探讨了编织角和纤维混杂比对复合材料圆管压缩及弯曲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编织角分别为30°、45°和60°时,玻璃/芳纶混杂比为1∶1时圆管的压缩强度最低,圆管2G/2K-60的压缩强度最低为58.4 MPa,比纯玻璃纤维圆管G-60降低了约31.7%;另外,在相同编织角下,玻璃/芳纶混杂比为1∶3时圆管的弯曲强度最高,复合材料圆管G/3K-30具有最好的弯曲性能;当玻璃/芳纶混杂比分别为3∶1、1∶1和1∶3时,编织角越小,圆管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越大.可见,复合材料圆管的压缩和弯曲破坏机理与纤维混杂比及编织工艺参数有关.
推荐文章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压缩性能探讨研究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实验研究
2D C/SiC-ZrB2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
C/SiC-ZrB2复合材料
氧-乙炔焰
甲烷风洞
烧蚀性能
编织角对3D-Cf/6061Al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复合材料
压力浸渗法
编织角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Z-pins对2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搭接接头连接性能的影响
陶瓷基复合材料
搭接接头
Z-pins
直径
间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D编织混杂复合材料圆管压缩和弯曲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合材料 2D编织管 混编 压缩强度 弯曲强度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纤维新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49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国利 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6 152 7.0 11.0
2 马小菲 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9 1.0 3.0
3 朱有欣 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10 1.0 3.0
4 陈光伟 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材料
2D编织管
混编
压缩强度
弯曲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1-024X
12-1341/TS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6-16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65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