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传统格子玻尔兹曼模型无法处理真实多组分混合物气液两相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四参数(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偏心因子、体积修正因子)状态方程的多组分格子玻尔兹曼模型.模型首先使用烃类混合物状态方程计算混合流体间作用力,并提出一种将混合流体作用力分配给各流体组分的方法,从而计算出混合流体中各组分所受作用力,再使用精确差分方法将组分作用力引入格子玻尔兹曼模型.同时为正确反应黏度变化对多相体系流动过程的影响,引入LBC(Lorentz-Bray-Clark)黏度模型计算混合流体的黏度.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了甲烷、乙烷、丙烷等多组分气液两相共存问题.新模型计算结果与使用逸度平衡方法获得的理论解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
推荐文章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自仿射粗糙裂隙渗流模拟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自仿射
粗糙裂隙
渗流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及其在微通道绕流中的应用
格子玻尔兹曼(LBM)
微反应器
微通道
绕流
基于浸没边界和格子玻尔兹曼的流固耦合算法
流固耦合
大涡模拟
浸没边界
驰振
颤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组分烃类混合物气液两相流格子玻尔兹曼模型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 多组分烃类混合物 气液两相流 黏度模型 相平衡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3-64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312
字数 6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8/PED.2014.05.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斌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5 76 3.0 5.0
2 刘玄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3 28 2.0 3.0
6 秦关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格子玻尔兹曼
多组分烃类混合物
气液两相流
黏度模型
相平衡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