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胸腰段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对于需行手术者,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常规后路手术中常需广泛剥离椎旁肌以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然而对椎旁肌大面积的剥离和长时间牵拉,致使椎旁肌缺血坏死和失神经支配,往往导致顽固性腰背痛、腰背肌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1,2].为了减少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Wiltse等[3]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来替代传统后正中入路用于腰椎的后外侧融合和不需椎管减压的椎弓根置钉.我们应用Wiltse入路即椎旁肌入路治疗无需椎管减压、单节段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推荐文章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脊椎骨折
胸椎
腰椎
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正中入路
椎旁肌间隙入路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多裂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
椎旁肌间隙入路在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旁肌间隙
微创入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椎旁肌入路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海明 34 359 11.0 18.0
2 林其仁 50 280 11.0 14.0
3 林小斌 6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