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摘要:
通过模拟研究满江红(Azolla imbricate)在不同水温和不同磷浓度下的生长状况,了解洱海满江红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水中磷吸收的最佳温度和最佳磷浓度.结果表明,满江红在10 ~ 30℃均能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满江红植物组织中的氮磷浓度及植物的相对生长率随着水中磷浓度升高而增加,其组织中的氮磷浓度在水温25℃时达到最高.表明满江红对水体中的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但受到水温和水中磷浓度的交互影响,即随着水中磷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对水中磷的吸收量均增多但吸收率下降;满江红对水中磷吸收的最佳条件为水温25℃、磷浓度为0.075 mg/L.
推荐文章
大薸与满江红对网箱养殖长吻鮠氮磷排放的影响
大薸
满江红
生态网箱
氮磷回收率
氮磷利用率
低温条件下满江红对地表水氮磷的去除效应研究
满江红
富营养化地表水
满江红属系统学研究的新进展
满江红属
系统学
分类
分子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温和磷浓度对满江红氮磷吸收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满江红 温度 磷浓度 生物量 组织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6-4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5.06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满江红
温度
磷浓度
生物量
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4-991X
11-5972/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8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