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初,唐传奇研究的兴起成为学界关注行卷的契机.而后,两岸学界各承前贤,展开研究.程千帆先生于50年代末完成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的手稿,至80年代才将其公开出版.在互不相闻的情况下,台湾学界通过积累与推进,也于80年代提出“行卷与唐代文学”这一课题.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程先生的研究更具开拓性与影响力.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行卷的概念、行卷产生与消亡的时间及原因、行卷风气的具体内涵等问题逐渐清晰.在继续争论行卷与唐传奇关系问题的同时,人们也认识到行卷对唐诗、古文及士风的影响.该课题尚有以下拓展空间:第一,更深层次地思考行卷对古文运动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第二,梳理“行卷”词义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元明清三代的衍变及原因;第三,探索“延誉”现象的文化含义和文学意义.此外,进一步搜集、整理、比较海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思考这个议题的发展路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源流 对象 视角——有关“行卷与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来源期刊 华中学术 学科
关键词 源流 对象 视角 行卷 唐代文学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929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亿力 南京大学文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源流
对象
视角
行卷
唐代文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学术
不定期
978-7-6522-4099-0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