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子和γ射线源强是辐射屏蔽设计的基本输入数据,研究堆芯中子和γ射线源强的变化有助于工作人员在维修和换料期间进一步做好辐射防护。论文通过ORIGEN-S调用不同的数据库建立了两种计算反应堆堆芯中子和γ射线源强的方法,对比了计算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了燃耗、富集度、比功率、运行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停堆时间,采用ORIGEN-ARP计算的中子源强略小于采用CARD-IMAGE数据库计算的结果,差值在6%以内;两种方法对不同能群对应的γ射线源强产生的影响不同,且随着停堆时间的延长,影响增大;各因素对堆内中子源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中子源强随燃耗的加深而逐渐增大,随着富集度和比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燃耗相同且运行时间较长的情况下,间歇模式运行产生的中子源强高于连续模式下产生的中子源强40%~50%。
推荐文章
压水堆辐照后燃料中子源强计算方法研究
次临界
自发裂变源
(α,n)中子源
微观燃耗修正方法
反应堆中子源强计算程序开发
反应堆
中子源
自发裂变
锕系核素
环形燃料超临界水冷堆中子学计算方法研究
环形燃料
超临界水冷堆
组件均匀化方法
组件燃耗对堆芯裂变中子源参数的影响
组件燃耗
堆芯裂变中子源
中子输运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堆芯中子和γ源强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子源强 γ射线源强 燃耗 富集度 运行方式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2-635,6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32
字数 2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韶伟 40 185 8.0 11.0
2 张春明 96 336 9.0 14.0
3 陈海英 34 95 5.0 8.0
4 刘巧凤 16 49 4.0 7.0
5 乔亚华 21 32 3.0 4.0
6 庄景齐 4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子源强
γ射线源强
燃耗
富集度
运行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双月刊
0258-0934
11-2016/TL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南路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7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