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通过两组典型实验数据,对商业软件C FX的12种湍流模型用于模拟超临界水竖直向上流动传热的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强迫对流时,BSL代数应力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最好,但各模型间差异均不大;混合对流时,基于壁面函数的ε类型湍流模型不能模拟传热恶化趋势,自动壁面处理的ω类型湍流模型能模拟出传热恶化的趋势,但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差较大。评价结果表明近壁面的处理方式对模拟结果影响很大。此外,基于湍流普朗特数模拟湍流热流密度及未考虑密度脉动对传热的影响均是导致不能正确模拟超临界水传热行为的因素,建议对湍流模型进行改进。
推荐文章
超临界压力下考虑密度脉动的湍流模型开发
密度脉动
超临界水
传热
湍流模型
变湍流Prandtl数模型在垂直上升管内超临界水传热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超临界水
垂直上升管
传热恶化
湍流Prt模型
传热预测
数值模拟
超临界水四棒束传热数值分析
超临界水
棒束
传热
流动方向
数值模拟
偏心圆环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流道偏心
壁厚偏心
传热特性
超临界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FX 中湍流模型用于分析超临界水传热的适用性评价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CFX 超临界水 传热 湍流模型 浮力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4.48.01.006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冀阳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23 166 6.0 12.0
2 李捷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7 143 4.0 7.0
3 于俊崇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1 12 2.0 3.0
5 江光明 15 5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FX
超临界水
传热
湍流模型
浮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