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模型并初步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用帕米磷酸二钠、地塞米松加牙槽骨创伤(拔牙)的方法在大鼠体内建立了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模型,并分析了CD4+和CD90+T淋巴细胞在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体外实验利用CCK-8法研究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和破骨前体细胞Raw 264.7的作用,初步分析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的发病机制.结果:在牙槽骨创伤的前提下,成功地在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组建立了大鼠BRONJ模型,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联合使用帕米磷酸二钠和地塞米松比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更能降低CD4+和CD90+T淋巴细胞在脾细胞中的比例.CCK-8实验证实帕米磷酸二钠能抑制MG-63及Raw264.7细胞的增殖,地塞米松能增强帕米磷酸二钠对抑制Raw 264.7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大鼠BRONJ模型,并证实了地塞米松可以增强双膦酸盐对破骨前体细胞抑制增殖作用;至少创伤、感染及地塞米松导致的免疫学反应等因素参与了BRONJ的发生和发展.
推荐文章
双膦酸盐致颌骨坏死的大鼠模型研究
颌骨坏死
动物模型
唑来膦酸
分子机制
大鼠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模型的建立
双膦酸盐
颌骨坏死
大鼠模型
骨质疏松
骨恶性肿瘤
建立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动物模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颌骨
骨坏死
双膦酸盐
唑来膦酸
动物模型
大鼠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并发腕部舟状骨骨髓炎1例
双膦酸盐
颌骨坏死
舟状骨骨髓炎
唑来膦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立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模型并初步分析其发病原因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 模型,动物 帕米磷酸二钠 地塞米松 免疫系统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5-9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64.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4.06.0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
模型,动物
帕米磷酸二钠
地塞米松
免疫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167X
11-4691/R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