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局地降水是引起黄土高原塬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黄土高原白庙塬区2005-2010年观测的土壤含水量和降水资料以及2012年夏季观测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导热率与降水的相关关系,重点分析了10.0,20.0和40.0 cm土壤含水量的蓄积以及20.0 cm土壤含水量与前期总有效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月变化比较一致,其中降水对5.0 cm土壤含水量的正强迫作用最为显著;(2)10.0 cm和40.0 cm土壤含水量年变化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在3-5月和8-10月;(3)土壤含水量和前期总有效降水的拟合效果在夏季最好,二者在20.0 cm土壤层的相关系数达到0.84,高于其他观测层;(4)在试验前期,土壤含水量迅速增加使得土壤导热率明显升高.持续观测发现虽然土壤导热率会随着降水出现波动,但整体的相关性并不高,没有明显规律.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地带性与影响因素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植被类型
空间变化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
累积入渗量
入渗参数
土壤水分入渗
土壤含水量对油橄榄品种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油橄榄
土壤相对含水量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土壤含水量和不同薄膜覆盖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
表层土壤
辣椒
发芽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降水对土壤含水量和导热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总有效降水 黄土高原 土壤导热率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720
页数 分类号 P4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席家驹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66 2.0 2.0
5 文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32 722 16.0 26.0
6 张堂堂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11 320 11.0 11.0
10 贾东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1 3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4)
共引文献  (944)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257)
二级引证文献  (51)
18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5)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3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含水量
总有效降水
黄土高原
土壤导热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