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针对富含油的超致密地层即富含油的页岩储层(LRS),着重于取样以及PVT模拟1(说明1:本文没有区分页岩和其他超致密岩石类型的差异,因无研究证据证明关键PVT特性以及流体问题因岩石本事而出现较大差别;术语“LRS”可应用于渗透率为10-1000nD的任何储层系统,其中~25%的收益来自油或凝析油的销售).这类储层的PVT处理对于短期和长期油气产量的预测、原始油气地质储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本文提供了取样、PTV实验测试、PVT模型开发以及储层流体体系(成分、饱和度以及原始气油比)估算的推荐做法.所研究的液体体系从贫凝析气到易挥发油,取自Eagle Ford、Avalon以及北美其他富含油页岩储层,油气比范围为10-1000STB/MMscf.“LRS产出液”在本文指的是生产油气比(OGR)或液体产量,通常低于常规储层和较高渗透率储层的油气比2(说明2:液体产量作为生产油气比的术语,这存在一点误解,因为常规意义上指的是地面脱气原油.而对于LRS油藏,产液量将包括大量自由流动的储层原油).常规储层早期(数月或数年)产物与储层原始地层流体类似.LRS渗透率极低,导致裂缝周围压降大、液流局部化以及气油流度比梯度大,因此LRS井油气比异常低.研究显示石油损失率竟高达2到50倍.从早期的测试阶段至油井的枯竭,液体产量接近恒定.LRS井原油采收率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首要的是,储层原始饱和的是油(Soi=1-Swc)还是气(Soi=0).例如,原始溶解油气比为~350STB/MMscf(原始气油比~3000scf/STB),则该油藏(Soi=1-Swc)生产油气比可能为100STB/MMscf.而对于气藏(Soi=0),则生产油气比可能低于10STB/MMscf.第二,对于LRS油藏,接近原始饱和状态时,原油采收率损失最大,随着油藏欠饱和程度越来越大,原油采收率增加.而对于所有的LRS气藏,欠饱和程度对高采收率损失无影响.本文给出了油气比(OGR)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对于平面厚片状裂缝几何体,油气比保持恒定(持续数年或数十年).对于天然或次生裂缝网(由裂缝包围的基质岩块构成),也具有恒定的中长期OGR,而OGR的大小取决于网络裂缝块的尺寸.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结合单井、LRS井精细网格数值模拟以建立真实的PVT模型和原始流体描述.对于富含油页岩系统,常规的PVT采样以及初始化是不够的,需要进行额外的储层流动和相态特性处理,以适当地关联具有明显差异的生产流体和地下储层流体.最后,提出了一套针对LRS系统的PVT实验测试方法.
推荐文章
页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性
四川盆地
页岩
储集层
岩石力学实验
特性
矿物组分
脆性指数
压裂
油基钻井完井液对页岩储层保护能力评价
页岩
裂缝(岩石)
岩样
油基
钻井完井液
储集层损害
保护措施
页岩气储层工作液伤害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页岩气
储层伤害
敏感性评价
渗流
返排
渗吸
扩散
解吸
页岩气井压裂液返排对储层裂缝的损害机理
压裂液返排
页岩气
储层损害
固相滞留
水相圈闭
微粒运移
盐结晶
四川盆地
长宁区块
早志留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液相页岩储层的PVT特性
来源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88
页数 2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技动态
月刊
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