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干旱区水资源紧缺,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营力作用下水循环变化机理,制定合理有效的调蓄对策,是应对全球变化的重要任务.新疆作为全球极端干旱区之一,近期水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中国最西端及中亚地区的水资源发源地,天山发挥了中亚水塔的作用,其周边干旱区广泛分布,人类生存与生态系统受水资源变化影响十分强烈.近十年来,笔者在天山山区及其周边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开展了大气-地表-地下的多尺度水循环研究.本文从降水形成条件、地表水变化、地下水对地表水变化的响应等不同视角对水循环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循环发生变化的机理及其水资源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干旱区水资源的调蓄途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和天山隆升在新疆产生雨影效应,新疆大气降水的水气来源以西风带水气为主,本地再循环水气在降水构成中仅占8%,区域造雨能力低下.双重因素长期作用导致新疆地区干旱化.天山山区与盆地相比,更有利于形成降水,加上冰雪储备丰厚,因此在区域水循环中占主导地位.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冰川融化加速、主要河流出山径流平均增加约10%,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的一些冰川河,增加可达40%以上,造成洪水灾害.下游荒漠中的绿洲,基本上没有降水,水循环由地表水主导,河道断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生态退化.塔里木河调水,在流域尺度上证明了这一点.天山山前地带的绿洲农业,是区域用水最多的环节,因而,也是调蓄水资源的有利位置.利用山前戈壁带有利的地质结构和快速循环的地下水,地下水库工程符合干旱区水循环基本规律,相对于平原水库具有明显优势.天山南北符合条件的储水构造很多,可调蓄水量可观.这一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的模式,将成为干旱区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推荐文章
基于健康水循环理论的大理市海东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健康水循环
水资源配置
水量平衡
大理海东新区
北京地区水资源养蓄方案初探
南水北调
水资源养蓄
联合调度
联合调蓄
红壤丘陵区地表水资源动态与合理调蓄利用研究
地表水资源
动态
合理调蓄利用
季节性干旱
红壤丘陵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水循环变化机理与水资源调蓄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天山 干旱区 气候变化 水循环变化 水资源调蓄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第四纪环境与水资源专辑——庆祝汪集旸院士80岁诞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7-91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41.2
字数 10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10.2014.05.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庞忠和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31 319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6)
共引文献  (456)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56)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7(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山
干旱区
气候变化
水循环变化
水资源调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