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走滑构造可分为压扭和张扭两类,平面上主干走滑断裂都表现为一条贯通性的走滑构造带,剖面上前者表现为正花状构造(向上撒开的逆断层组),后者表现为负花状构造(向上散开的正断层组).它们的伴生构造在平面上分别表现为与主干走滑断裂共生的雁列褶皱、雁列逆断层(压扭)和雁列正断层(张扭).在实际剖面中由于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还常见由正—负花状构造组合的复合花状构造.在平行于走滑构造带方向,有时断层面倾角会变化,直至倾向相反(丝带效应);走滑断裂带各点所受的应力可从挤压(褶皱)—逆断变为伸展—正断(海豚效应).走滑断裂在火山岩盆地中普遍发育,是构造—火山作用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研究区走滑断裂系统由贯通性主干走滑断裂和伴生构造两部分组成.主干走滑断裂平面上侧向延伸长,其附近多为与之成锐角相交的雁列正断层组;剖面上同时出现负花状构造和正花状构造,断层面陡倾且有时两侧地层厚度不等.根据雁列构造与主干断层间锐角指示方向和断层切割层位可判别,该区于古近纪主要发育右旋走滑断裂系.火山岩分布明显受走滑断裂带控制,火山喷发中心沿主干断裂呈串珠状分布;火山岩厚度于主干断裂附近最大,向两侧减薄,多终止于次级断裂附近;厚度大于1 km的火山岩距主干断裂通常在2 km范围内.
推荐文章
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新生代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成藏
关系
辽河盆地
相山含铀火山岩、火山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的探讨
相山
流纹英安岩
碎斑熔岩
火山构造
成矿关系
辽河东部凹陷大平房地区走滑活动及其对构造圈闭的控制作用
裂谷盆地
走滑活动
反转构造
构造圈闭
断背斜
大平房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河东部凹陷走滑构造及其与火山岩分布的关系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辽河火山岩盆地 构造火山作用 走滑断裂系统 花状构造 雁列构造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1-60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7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璞珺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81 3743 29.0 50.0
2 方炳钟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55 3.0 4.0
3 孙晓猛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6 1156 20.0 33.0
4 李思伟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21 1.0 2.0
5 丁秀春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36 2.0 2.0
6 冯玉辉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8 8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0)
共引文献  (529)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74)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辽河火山岩盆地
构造火山作用
走滑断裂系统
花状构造
雁列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