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化学活化法,以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掺杂软锰矿作为造孔剂制备新型污泥吸附材料.研究新型污泥吸附材料对废水中Cd(Ⅱ)、Cr(Ⅲ)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新型污泥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比纯污泥吸附材料提高了52.3%.新型吸附材料对Cd(Ⅱ)、Cr(Ⅲ)的吸附容量和吸附能力大小:Cr(Ⅲ)>Cd(Ⅱ).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速率:Cd(Ⅱ)>Cr(Ⅲ),平衡吸附量:Cd(Ⅱ)>Cr(Ⅲ).对于Cd(Ⅱ),颗粒内扩散过程是该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而对于Cr(Ⅲ),颗粒内扩散过程不是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
推荐文章
热解含油污泥制备吸附材料浅析
含油污泥
热解
吸附材料
脱硫性能
除油性能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玉米淀粉
聚丙烯酸
蒙脱土
铬(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污泥吸附材料制备及其对镉、铬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化工 学科
关键词 新型污泥吸附材料 吸附动力学 吸附平衡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7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羊依金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87 692 14.0 22.0
2 信欣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56 437 11.0 17.0
3 谭显东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54 478 11.0 20.0
4 刘盛余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48 380 12.0 18.0
5 龙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3 11 2.0 3.0
6 李春涛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1 4 1.0 1.0
7 郭祖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污泥吸附材料
吸附动力学
吸附平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化工
双月刊
1672-4887
51-1623/TQ
大16开
成都市武侯祠大街3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4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