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耦合谐振电路中负载端的工作距离,使其达到30 cm 以上,并且能从负载端传输数据回发射端,基于频率分裂原理,设计了带负载匹配的能量与数据传输电路。对串联电路研究可知,满足一定传输功率的最大传输距离和负载阻值相关。而带负载匹配的串并混联电路在小幅降低传输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等效负载电阻大小来增加传输距离。基于反向散射原理和混联电路的负载特性,可以在均衡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的情况下,选取合理的负载调制电路,实现数据从负载端到发射端的传输。matlab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而系统实测表明,相比于串联电路,串并混联在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前提下,极限工作距离达到38 cm,提升20%以上。
推荐文章
磁耦合谐振串串式无线电能传输研究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串串式模型
输出功率
传输效率
多负载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功效分析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多负载
数学建模
输出功率计算
仿真分析
植入式集成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分析
植入式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效率
基于1394的数据传输电路
1394协议
电源管理
接口电路
硬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带负载匹配耦合谐振电路的能量与数据传输
来源期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耦合谐振 频率分裂 匹配电路 负载调制 无线无源传感器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场与微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2-8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11.72
字数 44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05/TKYDA201406.08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青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9 42 3.0 6.0
2 钱松荣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72 409 11.0 15.0
3 夏勇明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9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耦合谐振
频率分裂
匹配电路
负载调制
无线无源传感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双月刊
2095-4980
51-1746/TN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信箱532分箱
62-241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1
总下载数(次)
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