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超细粒度拜尔法赤泥的氢还原实验考察了800~1000℃还原温度条件下还原时间对还原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超细粒度铁氧化物还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时间长、还原温度高对应的还原率高,在1000℃条件下还原70 min还原率高达99%以上,还原过程中赤泥颗粒间未发生烧结,有利于将铁元素与其他杂质元素分离;对于超细粒度拜尔法赤泥的还原,影响反应进行的限制性因素为界面反应;常用未反应核模型不能精确描述超细粒度铁氧化物的还原率和还原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修正了未反应核模型,使之适用于描述超细粒度下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推荐文章
粒度对赤泥直接还原动力学的影响
赤泥
热分析
直接还原
粒度分布
反应动力学
扩散
赤泥水浸脱碱实验及动力学研究
赤泥
脱碱
水浸
动力学
羟胺乙酸与Pu(Ⅳ)的还原动力学
Pu(Ⅳ)
羟胺乙酸
还原反应
反应速率
拜耳法赤泥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拜耳法赤泥
建筑材料
环境材料
氧化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细粒度拜尔法赤泥氢还原动力学实验
来源期刊 工业加热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赤泥 超细粒度 还原率 动力学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80
字数 2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39.2014.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士琦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199 1299 18.0 25.0
2 郝以党 24 93 5.0 8.0
3 吴龙 26 8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泥
超细粒度
还原率
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加热
双月刊
1002-1639
61-1208/TM
大16开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52-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