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少花蒺藜草是我国重要外来入侵植物之一。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会促进少花蒺藜草种子休眠,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萌发温度为25℃,萌发的临界温度在10~15℃;临界水势在-12~-10 MPa,水势在-8~-4 MPa的环境适宜少花蒺藜草生长。少花蒺藜草出苗临界土壤含水量在1.0%~2.5%,生长临界含水量在2.5%~5.0%;少花蒺藜草在pH值为2~12的条件下均可萌发生长,但pH值为12的条件更适合生长;少花蒺藜草种子在沙土中0~15 cm深度均可出苗,1~9 cm深度出苗率最高,在壤土中1~7 cm深度出苗率最高,超过11 cm不能出苗。
推荐文章
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异型种子萌发策略及其幼苗生长特性
少花蒺藜草
异型种子
萌发策略
刺苞
生长特性
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初探
少花蒺藜草
萌发
幼苗生长
不同条件
NaCl和PEG胁迫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少花蒺藜草
种子萌发
发芽率
盐胁迫
PEG胁迫
少花蒺藜草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少花蒺藜草
室温贮藏
冷藏贮藏
发芽率
发芽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与出苗特性
来源期刊 杂草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 种子 萌发 出苗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5
字数 2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倪汉文 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57 612 13.0 22.0
2 谢亚琼 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3 5 2.0 2.0
3 刘露萍 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2 5 2.0 2.0
4 唐静月 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1 2 1.0 1.0
5 秦琛琛 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少花蒺藜草
种子
萌发
出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草学报
季刊
1003-935X
32-1861/S
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内
28-14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