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推导了扩散相液滴运动轨迹模型和温度场中平均流修正模型,并优化了计算方法。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均温度和温度分布方式不同都会引起温度剖面和平均流剖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为温度场的变化会改变液滴所受到的不平衡剪应力,所以温度不同液滴的运动轨迹也不同,这种变化的动力来源于温度剖面和平均流剖面发挥的作用,它显著地影响液滴的聚结效率,因此,适当地调节流场温度可以改善流场的聚结条件。在层流流场中液滴的运动方式受温度分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随机变化因素中包含确定性因素。液滴的聚结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流场的平均温度,但温度分布方式也是影响聚结效率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温度是理论反演计算和简化工程计算的必要条件。
推荐文章
离散液滴运动模型研究
离散液滴
液滴运动
液滴碰撞
液滴相变
流场耦合
液滴产生
液滴消亡
气液传质液滴界面的Marangoni对流
单液滴
传质
Marangoni对流
界面湍动
甲烷液滴在其蒸气中自然对流的换热特性
LNG
甲烷
液滴
蒸发
自然对流
吹拂效应
温度边界层
液滴旋转模型在重力场和均匀流场中的应用
液滴旋转模型
均匀流场
重力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对流场中液滴运动轨迹偏转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温度 聚结 液滴 平均流剖面 热导率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与自动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3
页数 9页 分类号 TB126|TQ021.1
字数 76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64/j.issn.1672-6510.2014.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辉波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4 189 9.0 12.0
2 唐洪涛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 18 3.0 4.0
3 耿胜民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度
聚结
液滴
平均流剖面
热导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6510
12-1355/N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