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工程压缩实验方法,对陕西洛川坡头黄土剖面L1黄土至S4古土壤进行了湿陷性的测定.结果表明,2kg压力下L1~S4湿陷系数变化在0.002 ~0.091之间,S2古土壤及其以上层位都具有湿陷性,湿陷性土层分布深度为20m.L1和L2黄土分别为强湿陷性和中等湿陷,湿陷系数分别为0.071和0.056;S1古土壤上部和S2古土壤分别为弱湿陷和中等湿陷,湿陷系数平均分别为0.018和0.031.3kg压力下L4黄土及其以上层位都具有湿陷性,分布深度达到了28.6m.在L4黄土和其之上的层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重湿陷性.在洛川坡头剖面L3黄土之下的土层已不具有湿陷性,表明导致黄土湿陷的不稳定的土壤结构性孔隙在该层黄土及其以下已经受到了重力作用的破坏.洛川剖面在0~20m左右深度范围黄土湿陷系数、孔隙度和饱和度在垂向上随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呈波动变化规律,黄土层的湿陷性比古土壤湿陷性强,经受成壤作用弱的S2古土壤比经受成壤强的S1古土壤湿陷强,这是当时的冰期与间冰期成壤作用强弱不同造成的,也表明第四纪气候变化是导致黄土剖面湿陷性强弱变化、饱和度及孔隙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表明第四纪气候变化理论研究成果在黄土工程性质、工程性质产生原因和垂向变化规律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孔隙度与湿陷系数之间呈指数函数正相关关系,饱和度与湿陷系数之间呈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孔隙度与饱和度具有指示黄土湿陷性强弱的作用.
推荐文章
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上部土层水分入渗规律与含水条件研究
洛川
黄土与古土壤
入渗规律
含水性
隔水性
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研究
土壤
洞穴侵蚀
分类
成因
湿陷性
崩解性
陕西洛川中更新统下部黄土入渗规律研究
洛川黄土
入渗规律
含水层
隔水层
原状黄土土-水特征曲线与湿陷性的相关性
原状黄土
双线法
土水特征曲线
电镜扫描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洛川L1~S4黄土-古土壤湿陷性及其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湿陷性 湿陷性成因 分布深度 气候变化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9-406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34.63|S151.92|S155.2+4
字数 77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10.2014.02.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347 4234 32.0 46.0
5 罗小庆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19 46 4.0 6.0
6 马延东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17 46 4.0 6.0
7 楚纯洁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10 77 6.0 8.0
8 周妮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1)
共引文献  (18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8(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湿陷性
湿陷性成因
分布深度
气候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