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广西凤山县为研究区域,研究石漠化植被恢复模式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治理后的植物多样性、生长量和生物量、枯枝落叶贮量和最大持水量等几个方面的生态效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任豆( Zenia insignis)-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模式在物种丰富度、 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群落平均生物量、林地枯枝落叶层最大持水量等方面均高于其它几种模式,已成为当地石漠化治理的优势植被群落。
推荐文章
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石漠化
植被
恢复
技术
凤山县中学
凤山县
中学
义务教育学校
教职员工
高级教师
教学班
学生
石漠化治理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质量评价
不同生态恢复模式
养分指标
土壤质量评价
石漠化治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凤山县石漠化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应
来源期刊 广西林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石漠化 植被恢复 生态效应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8-4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28
字数 38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宏温 广西大学林学院 52 1518 19.0 38.0
2 莫剑锋 6 24 3.0 4.0
3 杨承伶 7 14 3.0 3.0
4 潘丽琴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漠化
植被恢复
生态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林业科学
季刊
1006-1126
45-1212/S
大16开
广西省南宁市邕武路23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