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变工况分析模型,揭示出不同热网回水温度和热网回水温升条件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驱动热源饱和蒸汽压力和热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2种不同供热模式选取的判据,即当量抽汽压力.以某300 MW直接空冷抽凝供热机组为例,进行了变工况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热网回水温升的增大以及热网回水温度的升高,驱动热源饱和蒸汽压力升高,而吸收式热泵热力系数则减小;对于300 MW等级及以上供热改造机组,由于汽轮机中低压缸抽汽压力高于对应的当量抽汽压力,采用吸收式热泵供热模式更节能.
推荐文章
碳中和背景下热电联产机组抽汽分配节能优化
碳中和
热电联产机组
抽汽优化
热力建模
节能减排
热力学分析
面向热泵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燃料节能评价
热泵供热
热电联产机组
节煤率
燃料节能评价
城市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和余热利用分析
热电联产
余热利用
供热改造
供热能力
郑州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当量抽汽压力的大型热电联产供热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 动力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电联产 供热模式 吸收式热泵 抽凝 当量抽汽压力 变工况计算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系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9-57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M611.3
字数 5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勇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313 4455 36.0 53.0
2 戈志华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41 431 9.0 20.0
3 何坚忍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7 84 3.0 7.0
4 李沛峰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4 98 3.0 4.0
5 陈玉勇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2 1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24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电联产
供热模式
吸收式热泵
抽凝
当量抽汽压力
变工况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力工程学报
月刊
1674-7607
31-2041/TK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剑川路1115号
4-30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0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8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