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属性定量分析、波阻抗反演及厚度预测等技术对建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开展储层预测工作。建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在晚石炭世末期曾遭受云南运动强烈的古岩溶作用(风化剥蚀),区内石炭系黄龙组残余厚度一般在0~50m,石炭系黄龙组是重要产气层系,储层类型以溶蚀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为主,局部发育孔隙-裂缝型,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石炭系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潮间带、潮上带,研究区局部残余石炭系黄龙组,一般黄龙组残存就发育储层;岩性以白云岩、角砾岩和灰岩为主;白云岩类是工区石炭系最重要的储集层,其储集物性比灰岩类储层物性要好的多,在白云岩中又以针孔白云岩储集物性最好,其次是角砾状云岩、结晶云岩,颗粒云岩物性最差。灰岩类储层中以角砾状灰岩较好,颗粒灰岩和结晶灰岩较差。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的双侧向电阻率为高电阻率背景下的相对低值,自然伽马为低值,与上下泥岩围岩相比,具有声波时差小、密度大、中子孔隙度大等特征。通过深入分析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发现当TP1底部存在双强相位时,黄龙组地层存在,地震振幅强弱与黄龙组地层厚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利用地震属性及波阻抗反演技术同时确定地层厚度,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在工区东北部,储层连片发育且厚度较大,平均厚度20m,已在其高点上的多口井获得工业气流。
推荐文章
鄂西渝东地区中构造层储层预测
鄂西渝东
储层预测
地层-复合参数约束反演
预测异常
川东地区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
东部
晚石炭世
储集层特征
测井响应
模式
成岩作用
沉积相
岩溶作用
川东建南地区飞仙关组地震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储层
地震储层
储层预测
飞仙关组
建南地区
川东建南地区石炭系地震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岩储层
地震特征
储层预测
黄龙组
石炭系
建南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南地区黄龙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江汉石油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岩储层 储层预测 黄龙组 建南地区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军 6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岩储层
储层预测
黄龙组
建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汉石油科技
季刊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学园路18号江汉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