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局域体介质中的暗孤子及表面亮孤子由于在光通信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却没有对非局域表面暗孤子的研究。在线性介质和非局域非线性介质的分界面上,数值模拟得到了1+1维非局域基态和二阶表面暗孤子,研究了它们的波形与传播常数和介质非局域程度的关系,基于它们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1维非局域基态表面暗孤子在其存在区域总是稳定的,而二阶表面暗孤子是区域不稳定的,其不稳定区域的宽度与传播常数以及介质的非局域程度有关系,且受传播常数的影响更大。加噪声的初始输入传输图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推荐文章
非局域暗孤子及其稳定性分析
非局域
稳定性
暗孤子
非局域高次非线性介质中的多极暗孤子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自聚焦自散焦
多极暗孤子
非线性非局域光格子中的高阶光学模式及其稳定性
非线性非局域介质
光格子
高阶光学模式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局域表面暗孤子及其稳定性分析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非局域 表面暗孤子 稳定性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24204-1-024204-6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3.0242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巍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67 467 12.0 16.0
2 陆大全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34 144 8.0 10.0
3 张承云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32 139 7.0 10.0
4 唐冬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28 133 7.0 10.0
5 郑晖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6 64 4.0 7.0
6 高星辉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4 8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局域
表面暗孤子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