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介绍了酸化压裂工艺原理及酸化压裂前后测井响应特征变化.通过对酸化压裂前后测井资料的对比,常规测井曲线中自然伽马值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井径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双侧向电阻率值均减小且其差异幅度增大,中子、密度、声波等测井曲线所反映的孔隙度增大;在电成像测井图像上,储层段会有成组压裂缝出现,而层状地层则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酸化压裂前后双侧向电阻率差异变化幅度与泵压差异幅度评价实际井的酸化压裂效果,建立酸化压裂效果测井评价指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推荐文章
基于老井资料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研究
老油气区
碳酸盐岩
储集层
测井解释
神经网络
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压裂
支撑剂
压力
难点
对策
评价
基于电成像测井资料的碳酸盐岩储层产能预测
产能预测
孔隙型碳酸盐岩
产能分配
产油强度
孔隙贡献因子
AVO在复杂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碳酸盐岩
储集层
AVO
时窗
分析
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效果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测井解释 酸化压裂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电阻率差异 泵压差异 测井资料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5-3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38.2014.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申小虎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5 8 2.0 2.0
2 韩东春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5 5 1.0 2.0
3 张传举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2 3 1.0 1.0
4 王冬冬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2 2 1.0 1.0
5 徐大年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测井解释
酸化压裂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电阻率差异
泵压差异
测井资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