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极化曲线,考察了镍电极在不同浓度苯并咪唑(BMIH)-乙腈体系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BIMH浓度的增加,其氧化电位正移,且氧化电流降低,腐蚀电位正移.调制电位下测试镍电极表面BMIH吸附的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随电位正移,BIMH可在镍电极表面吸附成膜,与金属镍生成配合物,阻止镍电极的腐蚀.并考察了不同浓度BIMH的成膜行为.结果发现,0.001 mol·L-1 BIMH即可在镍电极表面成膜,这表明非水乙腈体系的镍表面,BMIH有较佳的缓蚀效果.
推荐文章
电化学方法获得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活性镍电极的研究
镍电极
电化学粗糙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吡啶
表面增强因子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量子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荷转移态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电化学
电化学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2-巯基苯并咪唑的电化学氧化反应
2-巯基苯并咪唑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光电子能谱
铕(Ⅲ)-邻菲罗啉-苯并咪唑配合物的电化学活性
[Eu(Ⅲ)(Phen)(BIM)]Cl3·2H2O
三元配合物
电化学行为
循环伏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镍电极表面吸附的苯并咪唑电化学SERS研究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镍电极 苯并咪唑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电化学近期研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9-3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8/j.electrochem.1311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仁敖 117 787 13.0 19.0
2 姚建林 66 378 9.0 15.0
3 袁亚仙 26 67 4.0 7.0
4 徐敏敏 23 51 4.0 6.0
5 韦萍洁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镍电极
苯并咪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jsnsf.gov.cn/News.aspx?a=37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