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耦合了湖泊模型的WRF_ CLM模式模拟了秋季大理苍山—洱海地区的局地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模式对近地面温度、风向、风速的模拟与观测基本一致,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再现该地区山谷风和湖陆风相互作用的局地环流特征.在秋季,大理苍山的谷风起止时间为08:00~17:00(北京时,下同),湖风起止时间为09:00~19:00.局地环流受高山地形及洱海湖面影响明显,山谷风形成早于湖陆风1h,夜间山风、陆风强盛于白天谷风、湖风.白天苍山谷风与洱海湖风的叠加作用会驱动谷风到达2600 m的高度,而傍晚最先形成的苍山山风则会减弱洱海的湖风环流.夜间盆地南部在两侧山风、陆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稳定而持续的气旋式环流.日出以后,对流边界层迅速发展,边界层高度逐渐增高.陆地17:00温度达到最高,边界层高度也达到峰值2000m,之后逐渐降低.日落后形成稳定边界层,边界层高度在夜间基本保持在100m.相对于陆地,湖面白天边界层高度低300 m,夜间边界层高度高100 m.
推荐文章
云贵高原洱海湖泊效应的数值模拟
WRF CLM 模式
湖泊效应
湖陆风
山谷风
洱海
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综合气象观测和研究
大理
国家气候观象台
综合气象观测
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区系与生态的研究
蚤类
区系与生态
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理苍山—洱海局地环流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WRF_CLM模式 湖陆风 山谷风 局地环流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8-1210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434
字数 88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401.1329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辉志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2 1908 23.0 42.0
2 曹杰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78 1070 17.0 29.0
3 许鲁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3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3)
共引文献  (232)
参考文献  (5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42)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WRF_CLM模式
湖陆风
山谷风
局地环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