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气象学报       
摘要:
选取1951—2008年山东121个站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的高温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山东≥35℃炎热日年际变化总趋势是两多一少,1951—1971年为第一多值阶段,1991—2005年为第二多值年1972—1990年为少值阶段。山东≥40℃酷热日出现在5月下旬—7月中旬,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上、中旬,其中6月中旬最多;山东各地≥35℃炎热日以鲁西北西部、鲁西南西部和鲁中北部出现较多,其中淄博最多;山东日最高气温≥40℃的酷热日主要出现在鲁西北西部、荷泽和鲁中北部,最多出现在聊城的夏津,山东酷热天气虽多出现在内陆,但1980年以后山东半岛沿海部分站点也出现了酷热天气。山东的高温天气分为干热型和湿热型两类。干热型高温的天气形势为:850hPa图上有≥20℃的暖区控制山东,地面图上山东处在东高西低的气压场内;当850hPa 在河套存在中心温度≥24℃的暖中心,24℃等温线延伸到济南东部,20℃等温线穿过山东半岛,山东就会出现酷热天气。湿热型高温的天气形势为:山东从低空到高空都受副高控制,且850hPa≥20℃的暖区控制山东内陆地区。
推荐文章
2005年夏季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高温天气
成因分析
副热带高压
台风
贵州省2003年夏季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高温天气
环流特征
副热带高压
江西夏季高温天气期间副高特征与预报方法
夏季高温
副高特征
客观预报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东夏季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海洋气象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山东夏季高温 气候特征 高温天气形势 高温变化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P4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志彦 6 46 4.0 6.0
2 周淑玲 15 109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东夏季高温
气候特征
高温天气形势
高温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气象学报
双月刊
2096-3599
37-1512/P
大16开
济南市无影山路12号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9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