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中中西部地区在地震剖面上常见“串珠状”地震反射,通过对常规地震剖面的剖析,可将研究区“串珠状”反射细分为强“串珠”反射和弱“串珠”反射.两者的区别在于反射能量的强弱,在地震剖面上两类反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地质上解析,两者也具有类似的成因和控制因素,其分布主要受到了构造断裂、风化壳岩溶及埋藏岩溶的影响.通过对塔中中西部地区鹰山组“串珠状”反射地质特征的描述,建立起该区单井地震-地质模型,并对研究区形成“串珠状”反射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串珠状”反射的发育分布模式.
推荐文章
塔中西部鹰山组岩溶储层类型及识别方法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岩溶储层
野外露头
中西部地区晶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潜力分析
调查评价
石墨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中西部
苏里格中西部地区石盒子组盒8段测井相分析
测井解释
沉积相
测井相
沉积微相
苏里格地区
甘肃中西部地区红砂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
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空间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中中西部地区鹰山组“串珠状”反射地震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塔中地区 “串珠状”地震反射 地震-地质模型 主控因素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445
字数 3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新生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24 2.0 3.0
2 陈智远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1 10 1.0 1.0
3 孙德彬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4)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塔中地区
“串珠状”地震反射
地震-地质模型
主控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