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柳坪苦橄玄武岩出露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特殊的构造部位,位于青藏、华北和扬子三大构造域的交接转换区域.岩石形成年龄在23~7.1Ma之间,属于新近纪火山岩.岩石SiO2介于41.72%~42.82%之间,Na2O> K2O,K2 O/Na2O平均0.51,为一套典型的幔源钠质碱性玄武岩类.岩石微量及稀土元素具板内火山岩特征,Th、Rb等元素呈较明显的富集状态,而岩石显著的低K2O特征(0.48% ~0.90%)明显不同于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系列.岩石87 Sr/86 Sr(0.704158 ~0.704668)、143Nd/144Nd(0.512831~0.513352)、206 pb/204Pb(18.729871~18.779184)、207Pb/204 Pb(15.591395~15.602454)和208Pb/204Pb(39.097372 ~39.181458)等同位素变化特征具有显著的混源属性,投影点位于EMⅠ、EMⅡ、BSE及PREMA等典型地幔储库的过渡部位,并可能存在HIUM地幔源的部分参与,明显不同于单一地幔源局部熔融形成的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新生代期间青藏东缘西秦岭-松潘地区受青藏、扬子及华北三大构造体系域的控制,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处于从下部地幔到上部陆壳物质的总体汇聚拼贴阶段,地幔具有显著的混合特征.柳坪苦橄玄武岩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构造背景下,由于新生代青藏高原软流圈地幔物质向东的流动,诱发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多源混合的地幔橄榄岩局部熔融而形成.
推荐文章
伊通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新生代玄武岩
岩浆起源深度
地球化学
伊通
青藏高原新生代南北走向裂谷研究进展
南北走向裂谷
高原隆升
启动时间
深部动力学
青藏高原的地幔动力学研究
青藏高原
地幔动力学
机制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系列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藏北
新生代火山岩系列
地球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东北缘柳坪新生代苦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苦橄玄武岩 源区性质 深部动力学 新生代 青藏东缘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70
页数 分类号 P588.1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赖绍聪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10 64 5.0 7.0
2 秦江锋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5 40 4.0 5.0
3 赵少伟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16 2.0 2.0
4 朱韧之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6)
共引文献  (476)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6)
二级引证文献  (14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8(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橄玄武岩
源区性质
深部动力学
新生代
青藏东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