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太湖中成功筛选出一株能够同时降解微囊藻毒素-RR(MC-RR)和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土著细菌 MC-LTH11.经鉴定,该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并含有 mlrA 基因.在含有藻毒素粗提物的培养基中,MC-LTH11能够在6 d 内将初浓度分别为37.13 mg/L 的 MC-RR 和18.49 mg/L 的 MC-LR 完全降解,并且降解速度受到 pH 值、温度、初始微囊藻毒素浓度和培养基种类的影响.此外,MC-LTH11能够在1 d 内完全降解太湖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研究结果表明,寡养单胞菌 MC-LTH11具备对微囊藻毒素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力,并可能是太湖水华爆发后微囊藻毒素降解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微生物菌群JSM004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
微囊藻毒素
菌群
蓝藻
营养元素对微囊藻毒素好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微囊藻毒素
生物降解
营养元素
微囊藻毒素-LR降解菌的筛选
微囊藻毒素-LR
生物降解细菌
筛选
微囊藻毒素-RR的提取与生物降解
微囊藻毒素-RR
鞘氨醇单胞菌
生物降解
蓝藻水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湖土著菌 MC-LTH11的筛选及其对藻毒素-RR 和-LR 的生物降解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处理 生物降解 微生物学 微囊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06
字数 1230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14.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浦跃朴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6 2029 25.0 35.0
2 尹立红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9 1526 20.0 32.0
3 梁戈玉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6 344 10.0 17.0
4 杨飞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39 3.0 6.0
5 周远龙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处理
生物降解
微生物学
微囊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