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3.0TMRI对121例单侧脑梗死患者进行DTI扫描,观察患侧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FA指数(rFA)值及MD指数(rMD)值变化特点,分析rFA值、rMD值与CST 损伤程度、患肢运动功能缺损及恢复程度的关系。结果:患侧CST rFA值与发病时间及CST 受损分级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s=-0.989,P<0.001;rs=-0.894, P<0.001),与发病时及治疗后3个月患肢肌力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s=0.935, P<0.001;rs=0.901,P<0.001);CS T 受损分级与发病时及治疗后3个月患肢肌力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s=-0.851,P<0.001;rs=-0.872,P<0.001);rMD值与发病时间、CST受损分级及患肢肌力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DTI可通过观测CST 的rFA 值变化预测脑梗死后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rFA 值越小,下降出现越早,预后越差。从而为脑梗死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肢运动功能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TI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诊断 弥散张量成像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10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25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14.08.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全新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51 251 8.0 14.0
2 韩晓磊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 15 6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诊断
弥散张量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