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部分水源可能回灌至地下储存,以涵养严重亏损的地下水资源.南水北调水源回灌过程中将经历包气带淋溶过程,为研究水源经过包气带介质的水质变化,开展了包气带淋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南水北调水源在包气带中迁移过程中,水中的部分可溶盐分如K+、Na+、Mg2+、Cl-、SO42-、HCO3-、NH3-N、NO2-N、NO3-N及TDS等组分浓度呈降低并趋稳的变化特征,而Ca2+、pH值则呈现出升高并趋稳的变化特征,所有可溶组分最终都趋向于进水浓度.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水质变化机理,对南水北调水源在北京市的回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北京西郊地区大口井人工回灌的模拟研究
人工回灌
大口井
地下水数值模型
南水北调水源北京西郊回灌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
水岩相互作用
含水层
阳离子交换吸附
硝化反应
碳酸平衡
考虑气相影响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研究
水-气二相流
饱和-非饱和渗流
积分有限差分法
降雨入渗
正演推算1730年北京西郊地震的发震断层和滑动角
历史地震
有限差分
震源参数
地面加速度
北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水北调水在北京西郊包气带入渗过程中的水质变化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水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包气带 水岩相互作用 水质变化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水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41.2
字数 2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立才 38 346 10.0 17.0
2 李炳华 18 58 4.0 6.0
3 杨勇 19 9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水北调
包气带
水岩相互作用
水质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水务
双月刊
1673-4637
11-5445/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1号院内D座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6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