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设置地表径流观测场,观测强降雨下不同植被恢复5年后产流、产沙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苦竹+牛鞭草植被类型在此次强降雨为106.3 mm情况下,产流、产沙量占其全年的15.24%和17.072%,调节降雨和抑制土壤侵蚀的能力最强;农耕地产流、产沙量占其全年的22.05%和31.65%,其中产沙量达其他3种植被类型的4.6~13.3倍,水土保持能力最弱;桦木+牛鞭草、杂交竹+牛鞭草植被类型因桦木生长和杂交竹间歇性采伐的原因,水土保持能力居于中等水平;对比农耕地来说,3种植被类型恢复后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强降雨下地表径流控制程度还较弱,需继续加强对土壤—植被系统的培育.
推荐文章
次强降雨下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对比分析
植被类型
产流产沙
强降雨
分析
南方红壤区植被结构类型与降雨模式对林下水土流失的影响
侵蚀
径流
土壤
植被结构
降雨模式
南方红壤区
伊犁河谷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
伊犁河谷
植被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典型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
林草植被
水土保持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强降雨下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植被类型 产流产沙 强降雨 分析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2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1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学权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 15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类型
产流产沙
强降雨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4-5422
51-1216/N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