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适应现代双频通信系统的要求,该文将褶皱结构的透波增强特性应用于天线设计中,并在中心圆孔处添加环形金属柱,设计了一个双频高增益天线。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12.7 GHz和14.4 GHz处,天线的增益分别为12.0 dB和12.9 dB,相对于传统天线分别提高了5.6 dB和6.3 dB。此外,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Half Power Beam Width, HPBW)也得到了较好的优化。
推荐文章
一种Ku频段全向高增益天线设计
全向天线
高增益
共面波导
交叉馈电
耦合馈电
一种新型高增益宽频带微带天线
高增益
宽带
微带天线
一种可应用于物联网的高增益双频定向天线的设计与分析
双频天线
定向天线
高增益天线
物联网
低副瓣
PCB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的双频高增益天线设计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频高增益天线 褶皱结构 透波增强特性 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17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823
字数 16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46.2013.012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民权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5 324 10.0 14.0
2 秦坤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5 1.0 2.0
3 丁友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5 1.0 2.0
4 彭猛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6 2.0 2.0
5 荣波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频高增益天线
褶皱结构
透波增强特性
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