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通过多步骤诱变过程导致多个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发生包括凋亡调节和DNA修复损伤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的结果。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分析方面具有高通量、多因素、微型化和快速灵敏等特点,因此将基因芯片技术运用到涉及众多基因改变的肿瘤研究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为肿瘤的诊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近些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筛查、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药物基因组学、肿瘤诊断以及寻找肿瘤相关基因等抗肿瘤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芯片技术在抗肿瘤药物研究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抗肿瘤药 治疗应用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2-9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65.1
字数 78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7/j.issn.1000-3002.2014.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卫东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53 535 13.0 22.0
2 崔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外科 2 19 2.0 2.0
3 曹明楠 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4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抗肿瘤药
治疗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月刊
1000-3002
11-1155/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14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24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