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缬沙坦坦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1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缬沙坦80~160mg/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对照组中合并高血压者给予其他降压药(除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两组患者血压均控制在140/90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患者IMT及颈动脉斑块,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观察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和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率.结果:24个月后,治疗组颈动脉IMT值、血清hs-CRP以及颈动脉斑块大小、数量和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对照组颈动脉IMT值、血清hs-CRP以及颈动脉斑块大小、数量和厚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治疗组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和冠脉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消退动脉斑块,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和冠脉血运重建率.
推荐文章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冠心病
降脂通脉胶囊
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高敏C-反应蛋白
β2-微球蛋白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不稳定型
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缬沙坦
冠心病
糖尿病
内皮功能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冠状动脉疾病
高敏C反应蛋白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缬沙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冠心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1/j.issn.1001-1439.2014.02.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缬沙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月刊
1001-1439
42-1130/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38-1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7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84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