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遗产地精神是目前国际上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新的提升,拉卜楞寺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格鲁派六大宗主寺院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文物保护规划不仅仅关注寺院精美的藏式建筑群,而且关注寺院内传承的宗教文化和组织体系.本文提出了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相互结合的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结合国际ICOMOS对“遗产地精神”的定义,通过对拉卜楞寺保护规划的分析,对遗产地精神的内涵和作用进行实例性的阐释,论述遗产地精神所包含的有形和无形要素的相互作用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崭新意义.
推荐文章
拉卜楞寺辩经及其教育启示
拉卜楞寺
辩经
知识
智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利用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拉卜楞寺保护看遗产地精神的阐释
来源期刊 住区 学科
关键词 拉卜楞寺 文物保护规划 遗产地精神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遗产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66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宇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7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拉卜楞寺
文物保护规划
遗产地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住区
双月刊
1674-9073
11-5915/TU
16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509室
2-853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