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在自建试验区内为研究植物护坡水文效应,本项研究采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分别对种植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霸王(Zygo ph yllum xanthox ylon Bunge Maxim.)2种灌木植物边坡和种植垂穗披碱草(El ymus nutans Griseb.)、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2种草本植物边坡,以及作为对照组未种植植物的裸坡开展相同试验条件的模拟降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裸坡的稳定径流量和泥沙量均相对较大其值为450.0~475.0 ml/min,8.28~8.36 g/min;种植霸王、柠条锦鸡儿边坡稳定径流量和泥沙量为307.0~355.5 ml/min,3.12~4.07 g/min;种植细茎冰草边坡、垂穗披碱草边坡稳定径流量和泥沙量为24.0~41.3ml/min,1.52~2.40 g/min,该试验结果说明了坡面产生的稳定径流量和稳定泥沙量与边坡的覆盖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以外,还进一步反映出种植草本植物的边坡其坡面产生的稳定径流量、泥沙量则显著小于种植灌木植物边坡,即种植灌木边坡其坡面产生稳定径流量、泥沙量分别是种植草本边坡的1.338~1.466倍、2.054~2.654倍;裸坡坡面以下0-20 cm处及坡面以下20-40 cm处含水率增幅分别为38.94%,11.08%;种植柠条锦鸡儿、霸王边坡坡面以下相同深度处的a层、b层含水率增幅为42.24%~44.19%,10.63%~11.76%,种植垂穗披碱草、细茎冰草边坡坡面以下相同深度处的a层、b层含水率增幅为47.27%~48.11%,13.98%~14.74%,坡面以下40-60 cm处的(c层)含水率变化相对不显著,表明在边坡种植的草本和灌木植物,在降雨坡面雨水入渗的过程中,阻止和减少了坡面径流的形成,同时亦反映出生长草本植物的边坡其阻止和减少坡面径流形成的作用相对显著于灌木植物;裸坡的径流系数为63.40%,种植柠条锦鸡儿和霸王边坡径流系数则分别为18.00%和20.33%,细茎冰草和垂穗披碱草径流系数分别为6.57%和1.71%,草本植物边坡径流系数相对最小,反映出草本植物其抵挡坡面雨水冲刷和侵蚀以及抑制地表径流作用等方面较灌木植物显著.
推荐文章
寒旱环境黄土区灌木根系护坡力学效应研究
护坡植物
灌木
根系
抗拔力
力学效应
寒旱环境黄土区灌木根系护坡力学效应研究
护坡植物
灌木
根系
抗拔力
力学效应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区边坡植物护坡效应
模拟降雨
水土保持
植物护坡
地表径流
黄土边坡
寒旱环境草本植物根系护坡的时间尺度效应
草本植物
根系
植物护坡
时间尺度效应
边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寒旱环境黄土区植物护坡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黄土区 植物边坡 模拟降雨 径流 土壤侵蚀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311
页数 分类号 P64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夏嵩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81 1047 16.0 29.0
5 李国荣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50 982 17.0 30.0
6 朱海丽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53 830 15.0 28.0
7 卢海静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11 158 7.0 11.0
8 李华坦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8 97 7.0 8.0
9 赵玉娇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9 7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9)
共引文献  (518)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区
植物边坡
模拟降雨
径流
土壤侵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