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化学沉积法在锗基底上制备金属铜纳米粒子,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沉积时间等因素对铜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以二巯基丁二酸为探针分子,用红外衰减全反射方法( ATR)和红外透射法( TR)考察了所制备的活性基底的红外表面增强效果。用SEM对制备的基底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1)1×10-3 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 mL三乙醇胺表面活性剂,沉积时间为8 h所制备的活性基底在ATR测量时红外增强效果最好,但在红外TR测量时则没有增强信号,其粒径在100 nm左右。(2)1×10-3 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 mL聚乙二醇400表面活性剂,沉积时间为8 h所制备的活性基底在TR测量时红外增强信号远远大于用ATR测量时的增强信号,其粒径在500 nm左右。该材料在生物样品的检测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考察了所制备的铜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基底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均相还原法制备铜纳米粒子
均相还原
铜纳米粒子
反应温度
溶剂热法制备无皂PMMA纳米粒子
溶剂热法
纳米粒子
立构规整性
合成
高温液相二醇还原法制备钴纳米粒子
钴纳米粒子
磁性
差热分析
高温液相还原法
化学处理法制备碳包铜导热纳米流体及其性能表征
碳包铜纳米粒子
纳米流体
导热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化学沉积法制备具有表面增强红外效应的铜纳米粒子
来源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化学沉积 表面增强红外 Cu纳米粒子 Ge 表面活性剂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57.33
字数 3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杰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24 192 7.0 13.0
2 牛玉芳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2 2 1.0 1.0
3 张小俊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3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沉积
表面增强红外
Cu纳米粒子
Ge
表面活性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1-4616
32-1239/N
大16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7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